勤創永續GreenCo嚴格滿足新準則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18日刊發「檢討《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及相關《上市規則》條文」的諮詢總結,對《上市規則》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內容進行了修訂。新要求將適用於發行人2020年7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香港聯合交易所此次修訂重點圍繞企業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框架構建、要求披露董事會參與對ESG風險管控的角色定位、鼓勵探索氣候變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關聯,以及進一步強調重要性原則於ESG表現披露和報告編寫中的應用。
为方便您阅读,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相关资料:

載有董事會對環境、社會及管治事宜的考量的董事會聲明
對企業的機遇:
毫無疑問,ESG相關風險近幾年來對於企業而言愈加重要,這不單體現在企業財務表現、合規管理等方面,更是企業為尋求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中的重中之重。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市場中,一個有效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管治架構和董事會的領導參與是必要的,也是幫助企業規避相關風險和給予持份者對企業長遠戰略執行信心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ESG知識和技術欠缺以及ESG管理目標不明確是絕大多數企業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解決董事會對全球可持續發展趨勢和企業ESG風險管理層面的疑惑,勤創永續建議通過更加全面的利益相关者调查(指導性問卷構建)和ESG講演培訓,幫助企業管理層和董事會成員更加有效地建立企業ESG管治架構和目標建設,實現ESG戰略政策透明化執行和ESG管理信息標準化披露。
解釋匯報原則「重要性」、「量化」及「一致性」的應用
對企業的機遇:
將報告原則透明化無疑可以幫助發行人在滿足披露要求的同時,進一步理解發佈ESG報告的目的和價值。儘管對匯報原則的應用披露對企業ESG表現提升本身幫助並不明顯,倘若企業能在匯報過程中實現‘重要性’、‘量化’及‘一致性’的有效應用,其報告的標準化和原則統一化將對投資人進行客觀評價和跨地域、跨行業和跨年度的非財務數據分析帶來巨大收益。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對於眾多企業而言,應用匯報原則的難度將遠小於闡述其應用的過程。匯報原則的不易解讀和對解讀方法的探索式嘗試可能是企業將要面對的挑戰。勤創永續建議發行人首先須從上市規則、一般披露、關鍵績效指標等要求入手,對原則的應用目的和應用方式進行分析和歸納,從而有效掌握匹配匯報原則的披露內容。
解釋匯報範圍及發行人挑選特定實體或業務納入ESG報告的過程
對企業的機遇:
報告披露範圍的確定和闡述有助於讀者對於匯報的量化和非量化數據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比較,幫助投資人對企業ESG表現的延展性和局限性有更全面的了解。與此同時,釐清邊界問題可讓發行人對披露內容有更加靈活和準確的把握,降低了在數據整理和信息收集過程中不確定性。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企業在邊界設定過程中的標準拿捏和方法往往不是很明確,對於如何定義哪些業務可以披露而哪些方面則不需要披露毫無頭緒。勤創永續建議企業在設定匯報邊界時將以下兩點納入考量範圍:
- 選取的披露範圍没有遗漏实质影响利益相关方(投資人、政府部門、員工等)做出评估和决策所需的重要信息,亦未遗漏反映其重大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資料;
- 確立組織和匯報邊界時明確採用的準則,且有理有據(如股權分配法、控制權法等);
- 於年報中進一步披露相關信息,如不同業務板塊和營運地點的業務信息披露。
規定披露已經及可能會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相關事宜,包括識別及減緩已經及可能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相關事宜,及要求發行人說明其應對的行動
對企業的機遇:
氣候變化是決定我們這個時代特點的問題。對於某些行業的企業,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影響是長期持續且切實存在的。如今隨著投資者對環境友好型資產的需求不斷增長,向投資者提供有效且真實的氣候風險管控的信息對於企業而言是一項不可迴避的披露重點。對於企業本身而言,應用情景分析等有效方法科學地評估氣候變化對其價值鏈和產品服務生命週期可以幫助其了解所處行業特殊性,從而極大提升其氣候風險的適應力。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實體風險亦或過度風險均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估值、財務健康、品牌效益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若企業對風險管理不予以足夠重視,並不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氣候變化和提出有效管理預案,其所帶來的政策變動和市場波動將導致企業付出巨大代價。因此,勤創永續建議企業採用TCFD建議中的要求,對企業本身進行全方位立體式體檢,協助其了解其所面臨的氣候風險。
修訂「環境」關鍵績效指標,規定披露相關目標,包括說明在排放量、能源使用、用水效率和廢棄物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管理和目標建立
對企業的機遇:
對部分環境範疇下指標的修訂和細化可以幫助企業從‘合規披露’向‘有效管理’方向過度,循序漸進地建立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和平台,對其環境表現實現動態追蹤和進展評估。從長遠來看,逐步用前瞻性數據量化企業環境相關政策,有助於投資者深刻了解企業可持續發展願景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下的企業實踐呼應。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對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而言,進一步要求其短期內科學化披露溫室氣體排放量等環境數據難度較高。披露結果不準確和相關目標建立不合理可能會間接導致報告整體質量和可比性降低。勤創永續建議對相關核算方法和統計水平有限的企業採用ISO14064、溫室氣體核算體系等國際標準和指引,或咨詢合資格的專家協助企業對專業性較高的數據進行整理核算。
將所有「社會」關鍵績效指標的披露責任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釋」
對企業的機遇:
在聯交所同時發佈的‘有關2018年發行人披露環境、社會及管治常規情況的報告’中,不難發現許多樣本發行人就不少社會範疇的關鍵績效指標進行了匯報。隨著社會範疇披露要求的進一步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釋」,企業的人才管理、供應鏈風險控制、反貪污政策執行等信息披露可以幫助企業回顧和反思其政策落實和文化打造方面的表現和不足,同時所披露的企業風險管理質素亦對投資者而言十分有用。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新的關鍵績效指標會另中小型企業在按要求執行政策和匯總披露方面負擔加大,需要釐清的具體要求和涵蓋範圍增多。勤創永續建議發行人應於企業內部對ESG管理團隊或相關負責人進行培訓,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協調,建立數據管理平台,幫助其在相關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做到緊緊有條。從長遠來看,建立企業自己的ESG數據管理平台和信息搜集工具對企業節約成本和法律合規有很大價值。
將刊發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期限縮短至財政年度結束後五個月內
對企業的機遇:
有關2018年發行人披露環境、社會及管治常規情況的報告’中顯示,大部分發行人選擇在年報刊發的同一天發佈ESG報告(約63%)。對於投資人而言,與年報刊發時間保持一致亦或盡可能地縮短與年報相距的時間可以提升ESG匯報的及時性和相關性,另其披露的非財務績效指標能夠有效地與企業財務信息相結合,從而讓投資人做出合理投資決策。另一方面,縮短後的報告時限既保證企業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收集和驗證數據,又鼓勵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確保集團可持續發展建設和ESG政策得到有效實施,有助於企業對ESG報告更加重視,建立完整的數據收集、上報、鑒證、匯總和披露流程。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毫無疑問,即將實施的刊發時間將或多或少地對發行人在安排年度ESG報告管理和流程上產生影響,有可能間接導致由於人手安排不足、數據整合不到位等原因而造成的匯報質素下降。勤創永續建議發行人在ESG報告的準備工作中遵循標準化流程,即組織、策劃、界定、啟動、研究、撰寫、發佈和總結,構建科學適用的匯報流程標準,突出企業社會責任的行動邏輯和完整生態的重要性。
鼓勵發行人尋求獨立驗證以加強所披露ESG資料的可信性
對企業的機遇:
鼓勵第三方質量保證的目的是改善ESG報告的可信度,彌合發行人和其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鴻溝,提升披露信息的有用性。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信息披露包含一系列量化和非量化表現,而這些數據通常難以用貨幣單位衡量,因此其準確性和代表性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很難保證。應用系統化的審驗標準,企業能夠實現:
- 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可信度;
- 降低數據質量風險,開啟報告價值管理新時代;
- 加強董事會和管理層層面的參與;
- 優化企業內部報告和管控系統;
- 通過強化相互理解和溝通,對國家戰略、社會需求、行業定位和企業稟賦等方面有更深的理解。
對管理者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尋求第三方認證的成本問題和其良莠不齊的鑒證質素顯然是企業在今後ESG報告準備工作中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勤創永續建議企業須在對國際和行業驗證標準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對第三方驗證機構的專業背景和服務流程進行評估及合理安排。除此之外,企業亦須組建盡職高效的工作團隊,在素材搜集、對外聯絡等方面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第三方驗證工作組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和技術支持。